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
在我們這里,有兩個習俗,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第一個是在每過春節(jié)的時候,爺爺或爸爸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在過年這幾天中,不管早飯還是晚飯,在還沒吃飯前,爸爸或爺爺就會拿來幾個碗,把炒好的菜夾一點分別放在碗里,再往碗里倒一點酒,盛一點飯,放在堂屋神龕上,點上香,然后爸爸還拿來了很多紙錢讓我們燒,過一會兒,爸爸又把剛才點好的香分別插在廚房灶上,后來才明白這是家鄉(xiāng)一個祭祖習俗,每當過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就會像這樣來祭拜。
還有一個習俗是我聽奶奶說的,已經(jīng)流傳很久了,有可能只有我們這里才會有的,那就是我們這里嫁女時的一些習俗,就是新娘在出嫁時,新娘會跟自己的母親和親朋好友在一起哭,她是這樣哭的:“叫聲爹來叫聲娘,不孝女兒嫁他鄉(xiāng),誰來照看爹和娘。天上星子顆顆挨,女與爹娘要分開,養(yǎng)育之恩重泰山,割肝孝敬都應該”??蘖说镞€要哭兄弟姐妹,哭的內(nèi)容是那么的朗朗上口,每哭一個親朋好友,他們都會給新娘一個紅包,在還沒出嫁前,新娘要穿上父親或母親的鞋子,當要走時,新娘要和自己的弟弟交換新的鞋子,新娘把事先準備了一個紅包給弟弟,這場婚禮也就算完了,后來我才知道這是哭嫁,是我們這里已經(jīng)流傳千年的習俗。
家鄉(xiāng)的習俗真是意義深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且非常的有特色,這些習俗給我的家鄉(xiāng)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2
快要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忙得熱火朝天,買菜、燒飯、貼春聯(lián)、掛燈籠……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我的家鄉(xiāng)有個風俗,一過年,每家每戶都要炸魚丸,弄得滿屋子魚香。這不,我媽正在廚房炸魚丸呢!
剛進廚房,就見媽媽手握一把锃亮的菜刀,正在給一條大草魚剔骨。剔完過后,就開始備餡料了。媽媽把嫩滑滑的魚肉倒入一口大盆,然后再往盆里摻點豬肉、豆腐和紅薯淀粉,媽媽說這樣魚丸更有嚼勁,味道更別具風味。接著把大盆放在一旁,來準備調(diào)料。把大蒜和生姜榨成汁,倒入大盆。然后陸續(xù)加入鹽,醬油,生抽,老抽等來調(diào)味。
備好餡料、調(diào)料,接下來要攪拌了。攪拌要有儀式感,媽媽帶上白手套,拿出攪拌機,裝上,一合,關緊,按下按鈕,不一會兒就就好了。
到了最最最重要的步驟了——炸魚丸!只見媽媽手里握著一團肉,輕輕一捏,拳眼里便冒出了一個粉嘟嘟,圓滾滾的小肉球,再把勺子沾下水,一挖,一個可愛的小魚丸就做成啦!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已經(jīng)熱好的油鍋里,不一會兒,便“吱吱吱”響了。媽媽的手法很嫻熟,吃塊兒餅干的功夫,油鍋里就已經(jīng)裝滿了小魚丸兒了。
媽媽拿出一個鐵漏勺不停地翻動著魚丸,不一會兒,那一個個小魚丸就爭先恐后地浮上油面,好奇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鍋啦!出鍋啦!”我開心地叫著。你瞧它們,油光發(fā)亮,金燦燦的,活像一個個小金球,咬上一口,外面的殼脆脆的,里面的肉嫩嫩的,香氣撲鼻,美味極了。
媽媽炸了一鍋又一鍋,足足裝滿了兩大竹籃呢!香氣從油鍋里溢出來,滿屋子油香,饞得我口水都流下來了。
這魚丸可以燒湯,也可以燙火鍋吃,咋吃都美味!過年了,請你到我家吃香噴噴的小魚丸!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3
快過年了。今年,我們要回爺爺家過年。2月7日上午,我們坐火車,下午才到爺爺家。雖然離過年還有十天,但是看到了熱鬧的場面。大家都在準備年貨。爺爺早上用籃子去買魚、肉和牛肉.他買了之后,自己做了香腸。他的叔叔還在煎他地里種的花生。他哥哥出去買春聯(lián),鞭炮,煙花。阿姨還開了燉菜,海帶,蓮藕.爸爸殺雞,我和媽媽貼了兩張春聯(lián),貼了門神,防止過年動物入侵。貼完春聯(lián)和門神,我們?nèi)ハ春Ш团?我們以前在長沙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我們都去超市買現(xiàn)成的,和這里的鄰居好親熱!很少見。
因為城里挨家挨戶上門的房子很少,即使有,也很少親熱。晚飯前要祭祖,就拿著鞭炮來到奶奶墳前,燒紙錢,放鞭炮。在爺爺?shù)某F圓飯上,你必須做十道菜。在餐桌上,我們互相敬酒。如果我們不喝酒,我們就用飲料代替酒。我們互相祝福。就我記憶所及,只有我們?nèi)齻€人在長沙吃飯,從來不說什么祝福的話。晚飯后,我們開始給孩子們壓歲錢。晚飯后,我們都出去燃放煙花爆竹.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元旦,我們年輕一代會給長輩拜年,也會送補品和禮物。這是我們湖北過春節(jié)的習俗。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4
在我們?nèi)粘I钪杏性S許多多令我難忘的事,我想讓他在大腦中煙消云散,好像有什么東西使他留戀。當然有一個節(jié)日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征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這一天,大人們不上班,小孩們不上學,大家都在家中自制花燈,晚上拿出來掛著,大家做的花燈各種各樣、千姿百態(tài):大人們希望平平安安,財源滾滾,便在花燈上畫上平安符和貼著財神的畫像;小學生們想考滿分讓父母高興,就在花燈上畫100分的試卷;那些貪吃的小朋友當然會花很多水果糖果等自己愛吃的。
時間過得飛快,夜已經(jīng)來臨,窗外變得一片漆黑。忽然沉睡的深夜,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喚醒,漆黑的小鎮(zhèn)頓時煥然一新,變得五彩繽紛,窗外的鑼鼓聲為節(jié)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平常的小鎮(zhèn)顯得格外寧靜,今天的卻被花燈與歡慶的人們打破了這份寧靜。
小鎮(zhèn)上人來人往,家家戶戶都帶著兒女來到廣場,廣場上空掛著五彩斑斕的花燈,廣場的中間,正在表演雙龍戲珠。那兩條龍在廣場中間旋轉(zhuǎn),繞著中央的明珠不停地扭動身軀,一會兒神龍擺尾,一會兒匍匐側(cè)翻蹦出,惹得觀看的小朋友、老爺爺無不連聲叫好。
在人群中我找到了我弟弟,于是我便要和他比賽猜燈謎,我找了個燈謎:“白衣裳,紅衣裳,里面住了個白胖子”我撓撓頭想了想說:“太簡單了,花生嘛!”我弟弟也猜著了,我們便去找下一個。
看著天色也不早了,我們便回家吃湯圓去了?;氐郊抑?,肚子已經(jīng),饑腸轆轆了,聞著湯圓撲鼻而來的香味,我早已直流口水了,看見在沸,水中翻滾的湯圓更是誘人,當吞下第一口時就被燙著了。
今晚五彩繽紛的花燈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也沉浸在元宵節(jié)的歡樂之中!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5
我的家鄉(xiāng)來自四川內(nèi)江市資中縣的一個小鎮(zhèn),有被稱為“小資中”的美譽。家鄉(xiāng)每年年底就會有做香腸和熏臘肉的風俗。每逢過年佳節(jié),最想念的就是香腸的味道,特別是離開家鄉(xiāng)這幾年。
在我們四川,做香腸的材料都是要精挑細選的,農(nóng)家養(yǎng)的豬最合宜。半肥半瘦的豬肉做香腸,豬排骨和五花肉可以做熏肉,小腸洗干凈留著灌香腸用。
說到做香腸,也是一門學問。半肥半瘦的豬肉切小塊小塊的,放入適量鹽,味精,香油,芝麻,花椒粉,辣椒粉,把它們和勻,腌制一個小時。等肉腌好以后把洗干凈的小腸尾端用線打好一個結(jié),用小圓筒把小腸撐在內(nèi)壁,豬肉一小塊一小塊的往里面灌,灌到30厘米就用線打一個結(jié),接著剛才的步驟繼續(xù)灌豬肉。直到全部肉灌完,香腸就灌好了。最后灌好的香腸拿到通風有太陽的地方曬,大概曬幾天以后準備煙熏。
臘肉是用五花肉做的,鹽涂滿五花肉全身就可以了,這個比較簡單。腌制幾天和香腸一起拿去煙熏。煙熏的材料是木料的鋸木粉和松柏枝葉。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搭一個簡易棚子,爐子上放香腸和臘肉,下面燒火,火上澆木料的鋸木粉,熏得黑黑亮亮的香腸和臘肉是最漂亮的成果。
四川過年的風俗和各地過年都差不多,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食材了,主要是因為特色的大菜工序比較繁瑣,比如說香碗,肉包豆腐,梅菜扣肉等等??赡芪ㄒ徊煌氖侨^年是吃中午,大多數(shù)地方是吃晚上吧!雖然香腸和臘肉過年的時候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奶奶那個年代,有香腸和臘肉就是過年,家里來了客人,就切上幾塊臘肉,解解饞?,F(xiàn)在市面上出現(xiàn)了廣式臘腸,和四川香腸差不多的,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自己動手做的香腸,也別有一番趣味。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四川省廣元市。家鄉(xiāng)人最看重的節(jié)日是春節(jié),俗稱“過年”,還有“寧窮一年,不窮一節(jié)的”說法。家鄉(xiāng)人過年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等到元宵節(jié)過了,才算過完了年。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據(jù)說這天灶王爺要回天宮,人們都希望他能上天給玉帝說些好話,便在這一天為灶王爺擺上,并且上香,燒麥。過完小年就要準備大年了,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為過年的吃的,喝的,用的做準備。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白面饅頭,炸油餅,果子,燉雞,鴨,羊肉,備好下酒菜。到了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年畫,掛燈籠,屋里屋外一下子就有了節(jié)日的氣氛。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邊吃年夜飯,邊看春節(jié)晚會。在我們這里,吃飯或敬酒前,晚輩要給長輩磕頭作揖,表示祝福。午夜十二點鐘,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小孩子就坐不住了,那自然要放煙花爆竹!輕輕劃然一根火柴,“嗖——”天空上開滿了七色花。似乎在向人們高呼:“過年了,過年了!”
正月初一到初三的光景截然不同,孩子們要出去拜年,女人們在家待客,孩子們拜年,自然少不了壓歲錢??墒牵瑝簹q錢不是白給的,要磕頭,搗蒜,孩子們?nèi)グ菽辏粯右惨恍┨?,瓜子,花生什么的。這才是重點呢!
元宵節(jié)是廣元人過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節(jié)的最后一個高潮。春節(jié)年年要過,對聯(lián)年年要貼,鞭炮年年要放,秧歌呢,年年也要扭。在鄉(xiāng)下,社火辦的是紅紅火火,這兒是耍獅子的,那兒是舞龍的,最絕的當然是高臺表演了。瞧!孫悟空扛著芭蕉扇,鐵扇公主雙手持劍立于扇上,許仙站在白娘子的劍上,夜晚,全城成了燈的海洋,有屬相燈,宮燈,走馬燈,還有印有動漫人物的卡通燈。這天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過完元宵節(jié),全城冷清了許多,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如今,“年”早已離人遠去,可是過年時的熱鬧,和家團圓的場景還不時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真希望快一點再過一次年?。?/p>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7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春節(jié)盼來了。
除夕那天,媽媽拎著我上街,陪她買菜,街上人山人海。物品各式各樣,什么都有。我走在大街上四處張望,橋街邊一個賣鞭炮的老人正在大喊:瞧一瞧,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鞭炮大減價。一群人聞聲趕來把那邊買。賣鞭炮的小攤被堵得水泄不通。
看右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在和一位店主砍價,這位老奶奶平時說話磕磕巴巴,沒想到在砍價時說得滔滔不絕。此時的店主崩潰了,算了,大過年的,按她出的價格賣給她吧。老奶奶拿著東西滿載而歸。
媽媽買來蔬菜水果肉等就拉著我回家了。
到了晚上,媽媽、奶奶、嬸嬸一齊擁在廚房包餃子,爸爸、爺爺、叔叔在家高談闊論,我弟弟表妹躲在一個地方玩兒游戲。我們玩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于是趴在窗戶上看夜景。月亮已經(jīng)掛在了天空中,散發(fā)著金黃色的光芒。下面是我住的小區(qū),已經(jīng)紅通通的一大片,我又來到了廚房,看著媽媽她們包餃子,她們先用手托著皮,用另一只手拿起勺子,舀了一塊肉,放在皮的中間,再將皮的兩端合起來,折成百褶裙的花邊,好美呀!
媽媽看我如此出神,便招呼我一起包。我坐在桌子旁邊,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包了起來,沒一會兒,一個餃子包成。我托著餃子。滿是得意,可是下一秒,餡兒就破皮兒而出,撲在了我的手上。我連忙在拿了一張皮,在外面包了一層,沒想到,又漏了,我氣急敗壞,一口氣包了三層,這個餃子在其他餃子中算是個大王。
餃子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吃著說著笑著,好不熱鬧。窗外的鞭炮聲響成一片,人們的歡笑聲也響成一片,在預示著新的一年來臨。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8
正月初七吃“七樣羹”,這是潮汕地區(qū)頗有特色的一種風俗。
傳說:女媧制造萬物,第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造出了人,因而正月初七又稱為人日。人日這一天必須食一種用七樣青菜做成的餅食,又稱“七樣羹”。
今年正月初七早上,媽媽買來一大袋蔬菜。我一看,芹菜、春菜、韭菜……差不多可以辦一個小型的蔬菜展覽會了。我不解地問:“媽媽,您不會是要我們今天一整天都吃菜吧?減肥呀?”媽媽卻笑著說:“傻孩子,今天是正月初七,咱們得吃七樣羹呀!”我又疑惑了:“七樣羹是什么呢?”媽媽隨手拿出幾樣菜,說:“七樣羹就是由七種蔬菜混在一起煮的菜肴?!蔽以桨l(fā)疑惑了:“為什么要七種蔬菜?有什么含義嗎?”媽媽笑著說:“這里邊學問可大了。七種蔬菜分別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大菜,代表發(fā)大財;厚合菜代表合家平安;春菜是春回大地,春財滾滾來;芹菜是勤奮努力;韭菜是長長久久;蒜是‘算’,能寫會算有錢藏;蔥是聰明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換其他好意頭的菜來煮!”“哇!這么說來,我可要多吃一些了?!毕騺聿幌矚g吃菜的我興奮地叫了起來。
趁著媽媽在廚房忙碌的間隔,我用手機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原來,正月初七吃七樣羹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的: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蔬菜逐漸多起來。人們經(jīng)過春節(jié)大魚大肉之后,再吃七樣羹,既調(diào)理了腸胃,又適應了季節(jié)的轉(zhuǎn)變。
這時,廚房飄來七樣羹濃郁的肉汁菜香味,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媽媽一邊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七樣羹,一邊隨口說了一句潮汕諺語:“七樣羹,愈吃愈后生(年輕)?!?/p>
原來七樣羹不僅美味還寄托了人們的美好祝福。人們希望新一年身體健康,財運興旺,這也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盼。
正月初七吃七樣羹,真是潮汕地區(qū)獨特的風俗,也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9
中國過年時的習俗有很多,而我的家鄉(xiāng)廣東的習俗,你們知道嗎?
在廣東,快過年的時候,大家備辦各式年貨,比如:買雞、鴨、肉、鵝、魚……選購春聯(lián)、年畫等。最重要的是要買柑橘、青橄欖、香梨等水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新送親朋好友的佳果。
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去“述職”之時,這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要進行清洗,謂之“采囤”。
在我們小孩子的眼里,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都很想要的“壓歲錢”!吃晚飯,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壓歲錢”的,我們可以用來買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嘻嘻……
晚上,我們還會將水缸里貯滿水,米缸里填滿米,燈火不熄滅,以象征這“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當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聽了后,你覺得怎么樣呢?
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優(yōu)秀作文篇10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jīng)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lián)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骸拔也灰哌@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wǎng)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wǎng)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wǎng)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fā)現(xiàn),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