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高分作文(七篇)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1】
近日,法國巴黎圣母院失火之事引起軒然大波,國人廣泛關注,而相關微博的評論里,卻出現了“天道好輪回”、“巴黎活該”等字眼。某些網友手持所謂“愛國理念”,把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與英法聯軍侵華焚燒圓明園的暴行形成因果關系。至此,我深為這些僅懷愚昧卻依舊沾沾自喜的國人而悲。
他們所謂“愛國理念”,不過是建立于他國的損失與痛苦之上的錯誤想法。那一場令國人驚怒與悲嘆的圓明園浩劫,自然當被中華之族銘記。可當時光翻轉,大火肆于巴黎之上,黑煙游躥,_低下頭,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法國人深邃的眼睛里流下淚水,何以不動容!巴黎圣母院,這座歷經一百八十年建成,有著世界上最著名的玫瑰窗的哥特式尖塔,是凝聚著無數人付諸虔誠的地方。當其開始燃燒,不知有多少的信仰付之一炬。我們理應深深為此惋惜與哀悼,而不是固守一方無知的陣地,將千瘡百孔的圓明園搬出,加深他國的痛苦,將一場人類文明的劫難變成狂歡的背景。
網友惡意中傷的言語,不禁令我試想當下若是敦煌莫高窟,西安大雁塔發(fā)生意外,世界不僅未曾嘆息,反而落井下石,我們會怎么想?“天道有輪回”中的“輪回”豈是一場意外可以斷言?當圓明園被焚燒,英法肆虐而狂,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卻站出來指責他們,“圓明園的損失是世界的損失!”又何未給痛惜的國人一點慰藉?他是深愛巴黎圣母院的法國人,同時也是愛著圓明園的人。巴黎圣母院之于他們,就如圓明園之于我們,是熱愛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所倚靠的精神原鄉(xiāng)。
作為擁有中國精神的中華之族,我們所應懷揣的,應是視世界的財富為共同財富,中華之心會為任何共同財富的消亡而悲鳴。我們共同存在于這個世界,人類的本質應是共同支持,相互倚靠,我們?yōu)楸緡膿p失而流淚,但也為世界聞名的消亡而悲鳴!我們所懷揣的是中華之心,是智慧,善意之心,而不是言語中滿溢諷刺的惡意。
既身為國人,就不可缺失中華之心,中國精神。我們需要銘記過去,我們或許很難原諒,但我們永遠不能失去中國精神。葆有對人類共同文明的那一份熱愛、尊重與敬仰,而不是丟了這一切的愚昧無知。建造圓明園的華夏兒女定會為巴黎圣母院的焚燒而悲鳴,他們定會譴責這些打著愛國旗號,實則丟失了中華之心的中國人。
謹懷一顆中華之心,謹存一份中國精神,為人類文明、世界損失而共同悲鳴。我相信,這才是每一位華夏兒女應有的態(tài)度。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2】
泱泱華夏,五千年歷史。祖國母親從泥潭中站起,她靠著堅定地毅力,頑強的精神,成就今日的雍容華貴。萬里長城是她長長的秀發(fā);長河、黃河是她閃爍的珠寶;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是她寬闊的臂膀……她今日的壯美秀麗是我們華夏兒女永垂不朽的驕傲。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要道;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
中華民族是越過血與火的洗禮,最終孕育出頑強不屈的中國精神。1860年,一把把火焰燃燒在圓明園,火焰中藏著侵略者的譏笑和貪婪的嗜念,南京大屠殺,殺死國民過30萬,他們這些侵略者卻掩埋自身的罪貪……但是這些不放彩的歷史總該過去。中華民族是頑強的,不屈的奮斗和以大批的愛國人士讓祖國振興。只有走過了狂風暴雨,才會明白彩虹的美麗。
中國精神是一種“公而忘私,公而忘家”的無畏精神;是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是一種“言必信,行必果”的誠實守信精神。
老舜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fā)生水災。洪水沖塌了房屋、淹沒了莊稼、奪去了生命。舜派禹去治水,禹采用了“疏”的辦法,讓大水暢通無阻的流向大海。大家稱贊他的治水功績,尊稱他為“大禹”。據說禹在治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是一種“公而忘私,公而忘家”的中國精神。劃過歷史的痕跡來看,我國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專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與理論是中國精神之所在、之精華。“剛、毅、木、訥,近仁”是君子的品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君子學習的態(tài)度“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食,未足與議也”是君子的氣度,“里仁為善美”是君子的抉擇。我認為四則皆備。必近仁矣。
我國自古代起就有不少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我們了解“愚公移山”的意志堅定“精衛(wèi)填?!钡牟磺粨?,“夸父追日”的不墜之志“女媧補天”的驚天動地,這些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激勵著后人奮發(fā)圖強勵精圖治。
中國精神是我們華夏兒女都應具備的精神,唯有這樣,我們才會實現“我的夢,中國夢“,也會越靠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容,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時代傳承。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幾代人的精心努力,用了多少殷虹的鮮血,才換來今天祖國的強盛。
五千年的慢慢路程,一路風雨一路行。
五千年,風風雨雨;幾世紀,浴血奮戰(zhàn)。
多少朝代,興衰進退;
多少智慧,成就了文明的中華民族。
古往今來,在通往美好明天的征途上,多少人前仆后繼,為了民族的輝煌燦爛,他們情愿化作一團火,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不朽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3】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在重慶電視臺朗誦班培訓舉辦的“迎春歌會”上,我充滿激情的朗誦,博得了大家的喝彩。
_年2月18日,天高云淡,微風細吹。晚上,全家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南山公園“紅梅苑”漫游。走著走著,突然,我眼前出現了大片大片紅梅樹,仿佛進入了“火焰山”,映紅了半邊天。紅梅樹枝干彎彎曲曲,交錯不平,猶如千萬根鋼筋鐵骨,永不倒塌。這時,我興奮地說道:“你看,它的枝干可真長呀!好像健壯的手臂展示著雄健的肌肉哦!”我拍拍爸爸的肩膀,可爸爸還沒有從思考中回過神來。過了許久,爸爸還是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媽媽發(fā)話了:“兒子,你看它紅彤彤的,一看就覺得它是中國英雄堅強不屈的標志!”媽媽的話音剛落,爸爸終于開了腔:“是啊!冬天里,別的花草都凍死了。而只有梅花挺立寒風怒放著,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紅梅呢,生命力本來就這么強,哪里有霜風雪雨,它就在哪兒生存下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與危險,它都不曾動搖過、軟弱過,它就是堅強和毅力的標志?!蔽蚁?,應該用紅梅來形容堅強不屈的中國人!你看江姐,她被打傷后,還被潑辣椒水,可她寧死不屈的、永不說出黨的重要機密,最后被活活的殺害了。后來,重慶作家楊益言根據她的事跡,寫出了小說《紅巖》,50年來讓世人傳誦著迷;還有歌劇《紅梅贊》,歌頌的也是英雄江姐。使幾代人傳唱不息。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我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這首著名的《紅梅贊》,歌聲在重慶南山公園的上空久久飄蕩……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4】
20__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我們大家措手不及,但是,當我們一起伸出雙手時,就擁有了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我讀了《中國精神》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在這場災難中體現出的不是一個受傷的中國,而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這是一位母親的故事。當救援人員發(fā)現她的時候,她已經停止了呼吸。清理完廢墟,人們發(fā)現他的身軀下躺著一個嬰兒。嬰兒被被子包裹著,看上去有三四個月大,小寶貝毫發(fā)未傷,安靜的睡著,當救援人員揭開被子準備給嬰兒做進一步檢查時,發(fā)現了一部手機。手機上面有一天編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你一定要記住,我愛你。”讀到這里,我不禁淚流滿面,在朦朧淚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偉大母親對孩子的愛——超越生死——不惜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切。
這是一位老師的故事。在汶川縣映秀小學,一位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嚴蓉在地震時為了盡快疏散學生,被留在了最后。等第13個學生跑出來,教學樓就倒了。學生們得救了,而嚴老師卻匆匆走完了她光輝燦爛的人生……當看到這里時,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在生與死的瞬間,嚴蓉老師用自己嬌小而偉大的身軀為學生開辟了生命通道,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學生,樹立起了一座大愛無私的里程碑。
又有這樣一個藏族女孩,她在映秀小學年級是班長,也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長。地震發(fā)生后,教室開始左右搖晃了,她臨危不懼,主動協(xié)助老師組織學生撤離,后來,已經跑到2樓樓梯口的她聽到一個同學的求救聲,又毫不猶豫的返回教室。不幸的是,教學樓倒塌了,她也沒能跑出來。她的名字叫鄒雯櫻,她是汶川縣體育運動會第5名的運動員,她是有能力跑出來的,可她用稚嫩的生命換來了其他同學生的機會,她小小的身軀里有怎樣感人至深的愛呀!
還有一個叫鄧清清的女孩。她是什邡市華鎮(zhèn)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當救援人員在廢墟里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忍著傷痛、孤寂和恐懼,就著這手電筒微弱的光亮沉浸在書的世界里。當她被救出來后,她說當時又冷又餓又害怕,看著書就什么也不怕了,就能堅定活下去的信心。她的堅強和不屈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我也深深被震憾:鄧清清那種不懼死亡威脅、在地震后的廢墟下還能打著手電筒讀書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啊。
還有很多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
大難無情,人間有愛。當我合上《中國精神》這本書后,我的眼里再次閃爍著淚花。災難中那感人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石塊下的同學們唱起了國歌;廢墟下,黃月、張揚兩姐妹互相鼓勵的畫面;救援者們緊張忙碌、奮不顧身的身影……不管是遇到災難的人們,還是去救援的人們,都向世人證明了一點:地震震垮的只有建筑、房屋,震不跨的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災難是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但災難過后,幾千萬災區(qū)干部群眾擦干眼淚,從廢墟上堅強的站起來,與援建者手牽手、心連心,克服困難,共建新家園,廢墟上開出了自強不息的幸福之花!
這場災難已經過去,但是,卻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一刻!安息吧,不幸遇難的人們!奮進吧,幸存下來的人們!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擁有偉大的不可磨滅的堅強不屈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5】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多少風云變幻,豐功偉業(yè),都隨著歲月變遷而消褪了色彩。繁華終歸落幕,熠熠閃光的一直是那傳承下來的中國精神。
自古以來,堅強的精神從未在中國人身上褪去光輝。中華人士在苦難中用堅強打造中華文明?!白肿挚磥斫允茄晷量嗖粚こ!保苎┣劢洑v了家庭沒落的打擊,失去了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但并未因此而頹廢喪志,而是選擇堅強地承受苦難,以文字來揭示封建家庭衰敗的命運。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他在悼紅軒內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寫作當中,用堅強換取了《紅樓夢》這顆璀璨明星的問世。
堅強的中國精神造就了不朽的文明。只因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司馬遷使得漢武帝龍顏大怒,被處以宮刑。在人生如此黑暗的時期,他猶豫過、掙扎過,然而最終他選擇了堅強地生存下來,讓苦難成為過客。從肉體到精神,從個人到歷史,堅強隱忍。
上天給了他黑夜,他卻在黑夜中活出了朝霞般璀璨的光輝。他用堅強屬史家之絕唱,吟無韻之離騷,用堅強鑄就了不朽的《史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泵鎸彝鲋?,國破之恨,越王勾踐忍氣吞聲,在夫差身邊做馬夫,縱使被驅使,被奴役,他也堅強地承受了下來,只為將來能一雪前恥。三年之后,他終于回到故國,時刻不忘過去受過的恥辱和遭受的苦難,于是臥薪嘗膽,創(chuàng)造了奇跡。
即使放下了尊嚴,勾踐仍堅強地地度過了三年。因為堅強,使曾經所謂的陰霾不過成為了短暫的雨季,因為堅強,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朝代的輝煌傳奇。
千百年來,堅強的中國精神,經久不衰。堅強使斷翅蝴蝶依然能飛越滄海。
劉偉自幼失去雙臂,放棄了年少時游泳的夢想,面對種種苦痛他只當是上天給他開的玩笑。于是他選擇在音樂道路上堅強地走下去,他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勞累和苦痛來用雙腳練習彈鋼琴?!皼]有人規(guī)定鋼琴只能用手彈”,于是他用一雙完美的腳彈出了燦爛的人生,踏進了金色的維也納大廳,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堅強的精神。
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便能創(chuàng)造奇跡。古往今來,堅強的中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鑄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傳承堅強的中國精神,鑄就輝煌人生,打造傳奇的中國奇跡!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6】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養(yǎng)育了十三億的炎黃子孫,經歷了百余年的磨難,用五下余年的奮斗為基石,受盡恥辱,受盡嘲笑……今天終于成就了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中華文化不計其數,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號稱“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還有遠近聞名的四大發(fā)明……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傳承了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民俗。而到現在,那些讓人期盼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卻平淡得像白開水一樣,平淡乏味。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村子里便熱鬧起來,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間的小泥路上便濟滿了人,有的舞獅子,有的扭秧歌,而有一些農民擺個小攤在街頭叫賣。小孩子們都穿著新花襖,在人群中竄來竄去,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老人們聚在大樹下的石桌子上,議論著天南地北。
不僅是大年三十,在中秋節(jié),爸爸會和家人一起圍坐在院里的小桌上,吃著那香甜可口的月餅,賞著天空上那輪皎皎圓月,其樂融融。
但是,現如今西方的愚人節(jié),圣誕節(jié)漸漸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開開心心地過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是隨著潮流,熱衷于西方節(jié)日,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逐漸被人們淡忘。作為一名中國人,難道能袖手旁觀嗎?
現在,每當過春節(jié),人們總是去飯店大吃一頓,吃飽喝足后,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唉,現在怎么一點兒年味都沒有了?!?/p>
中華文化是無數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孫子、墨子等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
作為一名小學生,為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貢獻一份力。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
中國精神高分作文【篇7】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多。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yǎng)的民族,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yǎng)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律己”的時候;當你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舉?!彼允紫纫晟苽€人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fā)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