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1)
鄧亞萍在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自她1986年13歲那年拿到第一個全國乒乓球錦標(biāo)賽冠軍開始,到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biāo)賽,在短短的11年間,一共拿到153個冠軍。這不但在中國乒壇,而且在世界乒乓史上都是光輝的一頁。
在鄧亞萍小的時候,為了培養(yǎng)她成才,父親曾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來,其理由是個子矮,手臂短,沒有發(fā)展前途,這給少年鄧亞萍的心靈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練得更加刻苦??梢赃@樣說,是困難、挫折和毅力成就了乒壇“國手”。
氣場擁有者敢于接受任何挑戰(zhàn),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我肯定為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即使身處逆境,只要你敢于挑戰(zhàn)生活,勇于突出界限,那么逆境就會變成推動你前進的動力。
生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只要看重自己,自珍自愛,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表明,無論你是從事任何職業(yè),無論你是在較高層次的平臺上演繹人生,還是在一般層次上努力求索,盡管所遇到的困境、逆境及諸種矛盾的狀況不一,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必須依靠自己點燃與命運搏斗的激情之火,依靠自我去抓住可行的機遇,挖掘自身的潛能,開拓創(chuàng)造新的命運之路。
人生恰似海上行船,難免會遭遇到風(fēng)浪,甚至有觸礁的危險。人生變幻莫測,又有多少人能夠預(yù)測厄運的突襲呢?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自救是擺脫厄運的唯一的武器。”是的,當(dāng)你身遭痛苦與不幸之時,你可以詛咒命運的不公,但絕不可以放棄心中的勇氣和希望。不要總是依賴別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決問題,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2)
在NBA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的小個子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即使身高2米都嫌矮的NBA里顯得十分矮小。但這個矮子可不簡單,他是NBA表現(xiàn)最杰出、失誤最少的后衛(wèi)之一,不僅控球一流,遠投精準(zhǔn),甚至在高個云集的賽場上帶球上籃也毫無畏懼。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黃蜂一樣,滿場飛奔,球迷們心里總?cè)滩蛔≠潎@。這個小個子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愛籃球者的心靈,也鼓舞了平凡人。要知道,博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好手,他的成就純粹是他個人意志與苦練的結(jié)果。博格斯從小就長得特別矮小,但他非常熱愛籃球,幾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籃球場上玩耍。當(dāng)時他就夢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為NBA的球員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很風(fēng)光,是所有愛打籃球的美國少年最向往的夢。
每次博格斯告訴他的同伴“我長大后要去打NBA”時,所有聽到他的話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有人甚至笑倒在地上,因為他們“認定”一個1.6米的矮子是絕不可能打NBA的。同伴的嘲笑并沒有阻斷博格斯努力的方向,他用比一般高個人多幾倍的時間練球,終于成為全能的籃球運動員,也成為最佳的控球后衛(wèi)。他懂得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優(yōu)勢:行動靈活迅速,像一顆子彈一樣;運球的重心最低,不會失誤;個子小不引人注意,搶球常常得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地努力,博格斯終于成為NBA球場上一顆閃亮的明星。
事實上,所謂靠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正是無端的自我疑慮,自我打擊,將一個又一個前景非常看好的希望和一個又一個具有遠大前途的成功者扼殺在搖籃中。有一則西方諺語說:“上帝只拯救能夠自救的人?!背晒儆谠敢獬晒Φ娜?。成功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不愿成功,誰拿你也沒辦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幫不了你。
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凡是天性剛強的人,必定有自強不息的力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自強不息的精神是每個人獲取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會產(chǎn)生信心,排除千難萬險,突破人生的困厄走向成功。
沒有誰能夠給予我們成功,成功必須依靠自身的奮斗來獲取。每個渴望成功、渴望榮譽的人,都應(yīng)該自強不息,為了自己而奮斗!沒有誰能夠左右你,成為第一還是甘于現(xiàn)狀,一切都取決于你自己的奮斗。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世界也將在你的奮斗過程中慢慢向你展現(xiàn)。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3)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jù)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與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dāng)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huán)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與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經(jīng)典語句)丫環(huán)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與丫環(huán)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nèi)滩蛔⌒Τ隽寺?。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dāng)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xué)習(xí)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p>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4)
唐朝學(xué)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jīng)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zhí)意下山求學(xué),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xué)習(xí)沖茶。
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xué)會了復(fù)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xué)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dāng)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yīng)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jīng)》,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fā)揚光大!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5)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在失去聆聽能力后發(fā)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豪言壯語。他用《命運》之曲譜寫了自己生命的輝煌,用不屈于命運的方式讓全世界人看見了他的身影。
德國詩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著《浮士德》中說:“凡是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其實,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對于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者來說,身體的殘疾不是障礙,只要信心不垮,仍能做出令自己吃驚的成績。在缺陷面前絕不要退縮和消沉,要憑著良好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困難,當(dāng)我們有想法但不能實現(xiàn)時,要自立自強,這樣才能發(fā)掘你的潛能,沖破困境走向勝利。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6)
有誰統(tǒng)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dāng)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xiàn)在球場,無數(shù)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于“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xùn)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yè)的熱愛。
上小學(xué)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guī)“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qū)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篇7)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jīng)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jīng)常目睹當(dāng)?shù)卮笄蹰L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fā)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jì)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領(lǐng)導(dǎo)同學(xué)抗議學(xué)校的白人法規(guī),甚至因領(lǐng)導(dǎo)學(xué)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愿: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