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清明記事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1
清明節(jié)前兩天,爸爸決定帶我回鄉(xiāng)掃墓。
祭祖。我聽了這個決定后,既高興,又好奇,終于可以知道掃墓是怎么回事兒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都要去給太奶掃墓,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時候,爸爸、爺爺奶奶都不讓我去,他們告訴我說,等我長大了再帶我去。今年我已經(jīng)十歲了,終于可以去掃墓祭祖了。
掃墓前,爸爸帶我去商店買了幾捆大黃紙跟一些大寶紙,爸爸教我疊大寶,我們一共疊了4方便袋元寶。奶奶告訴爸爸說今年好填墳,爸爸又準備了一把鐵鍬。爸爸還給我講了一些有關掃墓祭祖的禁忌,比如到了墓地要嚴肅,不要亂說話,能幫他干點就幫他,不能看著就行。
掃墓這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春風跟煦,爸爸領著我,20多分鐘就到了墓地,這是一塊公共墓地,方圓近10公里,附近這十個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這里。我家的祖墳有四個,墳上都長著很高的蒿草,每座墳頭上還有一塊磚頭,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個墳上都填了點,然后拿出四張大黃紙,每個墳頭上都用磚頭壓上一張。接著爸爸告訴我每個墳都應該怎么稱呼,燒紙要按輩份高低順序燒,輩份最高的先燒。我也拿著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棍子幫爸爸燒。在太奶奶的墳前,爸爸問我:“還記得你太奶嗎?”我說:“記得!”爸爸聽了就說:“這你就給你太奶多燒點吧!”
燒完紙,我跟爸爸就往回走,路邊的楊樹正泛著新綠,田地里也熱鬧了起來,農民開始整地準備春耕,“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爸爸跟我說,“你看,多應節(jié)氣啊,大家都忙起來了,到什么時候辦什么事兒!”
清明節(jié)祭祖祭祖,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并且還知道了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禮儀之一。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2
清明節(jié)前,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關于清明節(jié)的作文,這時我很為難,不知道寫什么好,去掃墓又在下雨,我問媽媽,媽媽說:“要不等一會兒,我和你去理發(fā)店洗頭發(fā),你觀察一下,別人是怎樣的,把他寫下來,也是一件關于清明節(jié)的事啊,特別的清明節(jié)。”我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呀,這也是關于清明節(jié)發(fā)生的啊。
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又激動,又好奇,因為這是我10年來第一次到理發(fā)店洗頭,所以心里才會激動,很快到了理發(fā)店,理發(fā)店里的理發(fā)師,很熱情,第一句話,就是對我說:“小美女坐吧”我聽了,很害羞,很快就開始洗頭了,理發(fā)師先用藍色毛巾給我披上后,再從瓶里倒出洗發(fā)水,摸到我頭頂,一只手在我頭上轉來轉去,然后用小水壺里的水放一點點到我頭上來,又開始轉,那感覺真是太好了,又止癢,又舒服,真是兩全其美,漸漸的,我頭上的泡泡越來越多,像個大雪球,又過了一會兒,我的頭發(fā)和在了一起雪球越來越大了,就像圣誕爺爺?shù)拇笱┟保眯O了,很快理發(fā)師帶我來了沖頭發(fā)的地方,我先睡到沙發(fā)上,然后理發(fā)師開始沖,他先把水溫調好,然后開始沖,他沖時總是要我把脖子向上,理發(fā)師洗的可舒服了,沖完后,理發(fā)師用毛巾把我的頭發(fā)包起來,等我做好后,理發(fā)理由才把毛巾拿下來,又開始要吹頭發(fā)了,很快就吹好了。最后理發(fā)師給我把頭發(fā)梳起來,他講起為我梳頭發(fā),梳好后我照鏡子,自己的頭發(fā)像一朵荷花一樣,里面像花心,外面像花瓣,美麗極了,我覺得這位理發(fā)師太認真了。
雖然這次清明沒有掃墓,我感到很遺憾,但是我享受了十年以來第一次在理發(fā)店洗頭發(fā)的滋味,這個清明是我過的最特別的一次。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3
每年的清明節(jié)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24節(jié)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jié)氣。關于清明節(jié),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蕩秋千。
蕩秋千是古代的一種習俗。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jié)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jù)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jīng)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據(jù)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也是清明節(jié)的一種習俗。據(jù)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jié)習俗。清明時節(jié),南方天氣轉暖,正是采茶的好季節(jié)。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贊美清明節(jié)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這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戳松厦娴那迕鞴?jié)習俗和這些有趣的活動后,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關清明節(jié)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記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墒怯H愛的外公,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外孫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外孫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以前是他村的村長;他為人忠厚老實,從不貪圖小利,一直為村默默的工作著,直至他死去。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但是我想,我對于外公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外公的音容笑貌時,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哪怕是五年、十年,這種感覺還是沒有減弱、消失,反而更加強烈。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今天,又一次站在外公的墳前,淚光朦朧了雙眼;透過蒙蒙的雨絲,只發(fā)現(xiàn)遠處的青山,近處的田野,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剛剛祖父還在給村里人寫著春聯(lián),還在告誡村里年輕人別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里倒,還在為村里修繕祠堂用心操勞……一轉眼之間,祖父就已駕鶴西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雨中的水汽。無論我怎么抓,都已經(jīng)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濕在掌心。這時我才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但外公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也只能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那是一楨新陳代謝的生機景象,紛紛雨、滴滴淚交織在一起,滋養(yǎng)著我。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5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總會記起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闭撬?,帶著人們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清明是我們紀念祖輩,哀悼沉思的日子。
清明節(jié)似乎總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jié)便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是周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但我的心中卻充滿了哀思。我們邁著沉重又有些悲傷的步伐向祖輩的墓前走去。
終于到了祖輩的墓前,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jīng)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祖輩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他們的墓前?;ɑ@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長輩燒陰間的錢,爺爺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蔽译m不迷信這些,但不知怎么在這時也相信鬼神的存在。
在這熊熊的火焰之中,我陷入了沉思。啊清明,有誰不會被這濃濃的思念之雨所感化,有誰不會思念自己已死去的祖祖輩輩。在這天,植物都是這么鮮艷。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6
清明節(jié)又到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爺爺已經(jīng)過世三年了。記得去年清明節(jié),我因事沒能去“看望”爺爺,今年,我是去定了!盡管,我并不相信那些迷信的說法。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果真如此,4月3日就飄起了毛毛雨,父親怕4月4日的雨更大,不方便祭拜,便和我4月3日下午就去爺爺?shù)哪沟?。我和父親在姑奶奶家吃過午飯,就同幾個叔叔伯伯循著一條鄉(xiāng)間小道,繞過一片小樹林,來到田野上,在一片萋萋芳草地前面,有幾個冰冷土堆——這就是爺爺和家里幾個長輩的墓。這的確是塊風水寶地,視野開闊,春色盡覽無余,只是這路太難走了,那被雨打濕后的泥巴田梗比冰還滑。唉!可憐我這雙白鞋子啊,都成啥樣了! 來到爺爺墳前,大人們在四個墳上分別插了幾束花,被春雨浸潤過的泥土散發(fā)出淡淡香味,其間還夾雜著油菜花的芬芳。接著,他們弄來一堆干稻草,以便燒紙錢。一張張冥錢隨著火焰的蔓延而化作灰燼,在風中飄搖。“唉!要是這些冥錢真能給爺爺用的話,那就多給一些到爺爺吧,爺爺一生勞苦,還沒來得及享享兒女的清福,就猝然長逝了。爺爺!您在那個世界一定要快樂啊!”想著想著,我不禁悲從中來。最后一項是鳴炮,我站到一個小水潭邊,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在閃光中“粉身碎骨”。濃濃的煙霧罩住了整片墳場,又隨著綠波的翻騰逐漸散去。人也是像這樣,死后就煙消云散嗎?
大家都動身回去了,漸行漸遠,那八角的玲瓏塔終于被鮮艷的油菜花擠出了我的視野。爺爺,明年這個時候,我再來看你!
小學作文清明記事7
又是一年清明,路上行人紛紛。在這細雨蒙蒙的時節(jié),大家都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去為逝去的先祖親人掃墓,我們也不例外。
爸爸帶著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掃墓。我問爸爸:“什么是清明呢?”爸爸告訴我,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拿上鮮花,我們走上了彎彎曲曲的山路。一路上,爺爺說起先祖輩們的故事。講他們的艱苦生活,將他們的堅強意志,講他們如何在這種艱難的生活中含辛茹苦的把爺爺他們八兄妹養(yǎng)大。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太祖父母的墳前。我雖然對太祖父母沒有很多的印象,但此刻卻和爺爺爸爸一樣,懷著崇敬的心情,把鮮花插在了墳上,跪下來恭敬地行禮。
從山上下來,一路上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鳥兒唱著春天的歌曲,遍地是金黃金黃的花朵,枝頭抽出了綠油油的嫩芽。這么好的天氣,多適合踏青啊!古詩中說:“踏青結伴過南塘,二月春風夾路香。蜂蝶緊隨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黃?!贝蟾啪褪敲鑼懙倪@踏青景象。
清明,顧名思義,這一時節(jié)的天氣是清新、明媚、和暖的。在這和暖的天氣里,我們放起了一個個美麗的風箏。風箏飛上了天空,我抬頭仰望,希望自己也能飛上天空,與鳥兒一同在這春光中自由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