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清明節(jié)作文
清明節(jié)這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和李坤鵬匯合后,拿出了各自的零花錢,來到山下的商店買了些祭品。我們放眼望去,山上的陵園里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掃墓:有些人在擺放貢品;有些人在焚燒祭品;還有一些人在燃放鞭炮.我和李坤鵬正準備上山,可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我卻沒有聞到春天芬芳般的氣息,而是有點嗆人的味道。這時,我仰頭一看山上青煙縈繞,原來是它在作怪搞得鬼。我便對李坤鵬說:“我們?nèi)グ鸭榔吠说?,換幾棵松樹種在烈士墓旁吧?這樣即環(huán)保又方便?!崩罾i說:“的確,我也有這種想法,如果焚燒祭品和燃放鞭炮,不但污染環(huán)境還容易引發(fā)火災(zāi)?!蔽覀儞Q完松樹,走在山上,處處都是烏煙瘴氣,把我們嗆得直咳嗽。來到無名烈士的墓前,我和李坤鵬先把這位烈士的墓培了培土、把墓碑擦了擦塵、又在烈士的墓旁種上了松樹.
掃完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現(xiàn)在的電腦不是萬能的嗎?說不定還有網(wǎng)上陵園呢!回到家后,我打開電腦,在電腦里搜了一下“網(wǎng)上陵園”。果不其然,還真搜到了。只要花點小錢和時間注冊一下,就可以為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辦一個網(wǎng)上墳?zāi)?。也可以像是現(xiàn)實一樣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這里的祭品不但應(yīng)有盡有,而且還不用花錢呢!在這里祭奠不但環(huán)保,還節(jié)省時間。我想:日后大家能夠到“網(wǎng)上陵園”去祭奠,即環(huán)保,又安全,還方便。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網(wǎng)上陵園”。
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清明節(jié)作文篇2
4月4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向我們走來了,我們開始忙著過了起來。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是杜牧描寫清明節(jié)的一首詩,真是很不錯。清明節(jié)是我國“人節(jié)”中的其中一節(jié),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于是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yōu)榍迕鞴?jié)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ji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左右。
我們家在過清明時,先去了山上掃墓。我看到清明節(jié)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我們?nèi)ナ袌鲑I了些食品,去山上祭拜祖墳。
在清明節(jié)里,我過得很快樂。
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清明節(jié)作文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jié),我們在這里深情的緬懷先烈……”隨著主持人響亮的聲音,朗誦比賽開始了!
首先上場的是五年級一班的陳思齊同學,她的演講抑揚頓挫當說道多少中華兒女居無定所,無家可歸,烈士們英勇犧牲,只為祖國不受到侵害時,大家仿佛從他那響亮的聲音中,聽到了他對清政府的腐落而感到痛心,聽到了她對對烈士的犧牲而感到敬佩!聽到而他對侵略者的憤恨之情!到了最后,她對大家莊嚴宣誓:“我是新城小學的一員,校園是我溫馨的家。今天,我為學校而自豪,明天,學校將因我而驕傲!我像新城小學全體師生莊嚴宣誓:我,陳思齊!長大以后一定要當一名光榮的軍人,保衛(wèi)著祖國的萬里海疆!絕不再讓侵略者踏進我國領(lǐng)土一歩!”
她的演講結(jié)束后向大家鞠了深深的躬,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接下來是五年級二班的楊西同學的演講,她的演講雖然也富有感情,故事跌宕起伏,但比起陳思齊那震撼人心的演講來,還是稍稍遜色。
終于到了評獎的時刻了,校長的聲音響起“本次比賽獲得三等獎的同學是六年級一半的某某某同學,活的二等獎的同學是五年級二班的某某某同學,獲得一等獎的同學是……”校長像是故意在吊同學們的胃口,當說道一等獎的獲獎同學時,還故意的頓了頓!
“五年級一班的陳思齊同學!”終于,眾望所歸,陳思齊緩緩走向頒獎臺,嘴角掛著一抹微笑,就像大雨后的彩虹一樣,很美,很美。
可是冠軍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作為陳思齊的死黨,閨蜜,我最了解她背后的艱辛,每天晨起就要讀稿子,背稿子,去揣摩自己文章背后的意境,這可比讀懂一篇別人的文章難多了!這段時間,她閑一會兒就難受,恨不得不睡覺也要把這篇文章讀好!她的汗水終究沒有白流,今天,她為五一班贏得了榮譽!我相信!明天,她會為自己的母校,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贏得榮譽,為自己的祖國贏得榮譽!
中國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清明節(jié)作文篇4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節(jié),空氣里總是彌漫著憂傷的氣息,人們懷著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為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jié)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著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為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凈之后,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后把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約30分鐘后,把雞蛋放到里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后,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里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后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為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后我們才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qū)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至于柳,頭發(fā)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后就這樣綁在頭發(fā)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xiāng),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jié)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