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
當我翻開《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故事,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時,就會被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覺得她太可憐了。
在大雪紛飛的大年夜,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開開心心地過一年一度的圣誕節(jié),而要獨自一人拿著火柴到街頭叫賣。她的悲慘遭遇不但得不到當時人們的同情,反而受到欺侮和譏笑。我覺得當時的社會太沒有人情味了,社會上人與人的關(guān)系之間太冷淡了,比那寒冬臘月的天氣還要冷十倍。如果當時有一個人同情她的遭遇,有一絲的人情味,就會拿出一點吃的,那賣火柴的小女孩就不會被活活餓死了;就是拿出一件破舊的衣服,那賣火柴的小女孩也不會被活活凍死。
其實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要求并不高,她只希望吃得飽,穿得暖,擁有一個愛她的家。這一點對一個小孩來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呀!像我們每天都有爸爸媽媽陪伴,生活充滿歡聲笑語,也從不為衣食擔憂,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而她卻只能流落街頭,沿街叫賣,最后被活活餓死凍餓。
我想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我們這個社會,當大家知道她可憐的身事后,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她,讓她也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快快樂樂地過新年。
記得有一次,溫溪小學有個小孩得了白血病沒錢醫(yī)治,我們?nèi)h小學生知道后,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有的拿出自己的零用錢,有的還請求家長幫助,捐錢給那位小孩……
我真希望賣火柴的小女孩飛到我家,跟我一起快樂地生活。我一定會好好對待她,把好吃的給她吃,好穿的、好玩的給她吃穿。我相信爸爸和媽媽也一定會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待,讓她快快樂樂地生活在我家里,享受著人間最美的人情味的關(guān)愛。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2)
俗話說:“走遍天下,不如自家廚房”。可見廚房對我們的意義非同小可。這世上的飯菜,食堂,再著名的米其林廚師做的菜,都比不過家中的“食堂”,家中的“廚師”,家中的菜。
人
一碗碗香噴噴的菜出鍋,色香味俱全。炒得一手如此好菜的,便是媽媽?!皨寢專裉煳也换丶页粤?”滿桌的好菜無人光顧,任憑它們在空氣中逗留,玩耍,冷卻。從熱菜變到冷菜,不需要十分鐘,但要把它們做好,卻花了媽媽數(shù)不清的心血。我們常對家中的廚師抱怨:“怎么每天吃來吃去都是這些菜!”殊不知,在這抱怨聲里,除了有這些令人不喜的話語,還有對廚師的否認、批評,讓做菜之人意冷心灰。
情
佳肴,顧名思義,豐盛的菜。它,是由媽媽用心,用情,一道道工序,掌握好火候,控制好友油鹽醬醋。這一道菜里,充滿了媽媽對它的情,心,對我們,更是用心,用情。吃進去的,是菜肴,嘗出來的,則是媽媽對我們的愛。
中午,烈日當頭,我回到家,饑腸轆轆。桌上就只有一碗米飯,一碗湯。我仔細一看,菜竟然只有一碗。我頓時撅起了小嘴,連忙把筷子一丟,說:“怎么就那么點呀!”我走進廚房,往鍋里瞄了一眼,居然沒有任何菜,我的心仿佛墜入了萬丈深淵。我從廚房里走了出來,發(fā)現(xiàn)桌上有張紙條。原來,媽媽生病了,我還在這兒抱怨菜多菜少。頓時,愧疚像浪花般拍打著我。在這桌菜的背后,是媽媽忍著病痛為我做出來的。
味
不用說了,媽媽做的菜,就算是鹽放太多了,醋放太少了,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都是美味佳肴,令人回味無窮的。
現(xiàn)在,你依然能看見我空著肚子,回到家里狼吞虎咽吃飯的情景。依稀看見媽媽在廚房弓著腰,洗著菜,一刻不停地忙這忙那的景象。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3)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有過年發(fā)壓歲錢的傳統(tǒng),顧名思義就是在過年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其樂融融很幸福,長輩也會給晚輩準備個紅包,以表達深深的親情和美好的祝愿。
可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許多人在逢年過節(jié)時,不再像從前那樣習慣于面對面地互道祝福,取而代之更多的是通過群發(fā)微信祝福語甚至是網(wǎng)絡紅包。雖然這種形式體現(xiàn)了科技帶給人們的便利性,也達到了互相祝福的目的,但我覺得似乎還是少了點什么。那究竟少了什么呢?我認為是真摯的感情和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感情是很難得、很珍貴的,如果這個世界上缺少了親情、愛情和友情,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可怕的。人是群居動物,人是社會的人,情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座橋梁,它可以讓彼此的關(guān)系更融洽、更緊密。現(xiàn)在的科技雖然發(fā)達了,這樣道祝福、發(fā)紅包也更便捷了,但是網(wǎng)絡是虛擬的,而我們的生活卻是真實的,我們不可以沉迷于網(wǎng)絡,要面對現(xiàn)實,在真實生活中積極增進彼此的互動和交流。
物理距離再遠,兩顆心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很近,這就是高科技帶給我們的當代社交文化,這本沒有錯,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打破傳統(tǒng)甚至遺忘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要把這份感情永遠地傳遞下去。
我希望科技能夠更發(fā)達、更先進,但我們的感情永遠都是傳統(tǒng)而真實的存在,這樣才能創(chuàng)建更美好的未來,人類社會才能更和諧地發(fā)展下去。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4)
我的家鄉(xiāng)是鄭州,那里不僅特產(chǎn)豐富,而且還是個人情味十足的地方。
每逢過年,小區(qū)門口以及每棵大樹上都會掛上許許多多的大小不一的紅燈籠,顯得格外的喜慶。小區(qū)大門的小小的平臺,都用小彩燈做了個“小棚子”張燈結(jié)彩,冠冕堂皇。讓人忍不住多看上兩眼。
每到年三十和年初一,家家戶戶都要回到爺爺奶奶家里,。我們當然也不例外。等到年初一去的時候,進門總會先給爺爺奶奶磕上三個頭,并附帶一句“爺爺奶奶過年好! ”然后我就收到了我夢寐以求的東西──壓歲錢,雖然最后我的壓歲錢都會以各種理由被媽媽霸占,但是收到壓歲錢的那一瞬間,我仍是十分的開心,心里就想吃了蜜一樣,笑得合不攏嘴。
等到年初二,就該去姥姥姥爺家里,雖然初二的親戚不會比初一的多,但心里仍然覺得十分熱鬧、十分溫馨。進門后第一件事還是同樣的,但不同的是客廳的桌子上總會放著一大盤零嘴供我們吃。然后我便去和表哥去瘋玩了(因為舅媽是福建人,所以過年很少回來老家) ?;蛘吆屠牙牙褷斠黄鸫蚺啤?/p>
從初三到初六,都是去串姥姥家的親戚,誰叫我的姥姥姥爺太多了,恰巧我爺爺那邊沒有同輩的親戚呢!就這樣,不斷地串門,不斷地相聚,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每天的彌漫著年的味道和濃厚的人情味。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5)
小時候,“樂于助人”這個詞,我壓根沒做過?,F(xiàn)在,我懂了。
二年級的一天,放學了,我們排著整齊地路隊走了。走著走著,我前面的顧依晨不知怎么,突然摔倒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看了看她,心里想:“快走吧!別給自己攬事?!蔽铱觳嚼@過了她。但我還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閆家昌已經(jīng)已經(jīng)把她扶了起來。我便離開了。
三年級,我們又大了一歲。那一次我過馬路時,一個老奶奶被人群擠倒了。我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涌向心頭,剛想伸出手,可又有些猶豫,就在我猶豫的這段時間里,有一位叔叔把老奶奶扶了起來。我的手停在空中,一種落空、寂寞的感覺在我身體里環(huán)繞著。
三個星期前的一天,做操站隊時,一個低年級的小朋友正在系鞋帶。后面有一個小姑娘似乎是她的朋友,想嚇唬她。我發(fā)現(xiàn)了,連忙制止了她,讓她道歉,并說出了這樣做的危險性。系完鞋帶的小朋友接受了她朋友的道歉,跑過來對我說了聲“謝謝”就返回隊伍下樓了。我怔了一下,只覺得一股暖流包圍住我,步伐也更輕快了。
我懂了!我懂得了助人為樂的幸福,我懂得了“謝謝”的真正含意。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6)
鄉(xiāng)間的情味,在屋。矮矮的平屋相比城中總是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屋,顯得敦厚,上面是波浪形的瓦片,似水一般,盡顯鄉(xiāng)間溫柔。竹竿依靠在家中的墻壁上,如衣架般,掛滿腌雞,腌鴨,豬蹄,臘腸……整個小屋浸在了香味之中,就連坐在客廳也躲不過。你看隔壁人家的香樟樹越過了墻,小野菊散發(fā)著香,一派生機盎然之景。
鄉(xiāng)間的情味,在樂。在我們這兒,游戲機一類的娛樂可排不上號,好玩的東西可不是一般的多哦。瞧,寬闊的大河邊,一排人坐在小板凳上,卷著褲腿,手拿釣魚竿,聚精會神地盯著河面。上鉤了!用力向后拉,陽光下的魚發(fā)著光,人們終于如愿以償,這漫長的等待,總算沒有白費啊!夏天固然炎熱,小溪便是一個絕妙的去處了。大樹為人們遮陰,孩子們排成小隊,在小溪里嬉鬧……這些還只是一部分呢,在鄉(xiāng)間,我們還會去挖筍,爬樹,捉泥鰍……
鄉(xiāng)間的情味,在景。春夏秋冬沒有一個季節(jié)不美麗,沒有一個季節(jié),不讓人心曠神怡。于我而言,夏天與秋天是我的最愛。夏日炎炎,樹木蔥郁,一片片葉像被大自然刷上了綠漆,一根根枝,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我起夏天,怎么能忘記自然的音樂家,知了呢?它不停歌唱著,贊頌著夏天,歌頌著自然。潺潺的水聲附和著知了,十分輕快。成群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小溪映照著藍藍的天,如美麗的綢緞,而魚兒的存在,為這綢緞,更添幾分生機。當村中的第一個蘋果掉落,秋姑娘便悄悄地來了。整個村子似乎變成了一個調(diào)色盤,紅色,黃色,棕色……在這個巨大的調(diào)色盤中交融,匯成了大自然的顏色,美麗極了。秋天是農(nóng)民伯伯最開心的季節(jié),卻也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快樂的時候。跟著大人去往金黃的麥田,一陣微風拂過,一片片的麥子,就像海浪一般,隨風舞蹈著,我們追著風,迎著光,在田間撒著歡,好不快活。
不知是在誰家門口的小庭院,大家伙都聚到一塊聊天,侃大山,大人們還下起了象棋,知了仿佛是裁判,誰勝了?就問問它吧。孩子們呢,正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笑聲飄在天上,圍繞著他們。濃濃的鄉(xiāng)間情,濃濃的鄉(xiāng)間味……
人情味高二話題作文(篇7)
新雨之后,樹葉尖,路燈上,傘沿邊,悠悠結(jié)上了晶瑩的雨珠。牽起云頭那邊的驚鴻火焰,映在大大小小、相映成趣的水洼中。自行車的輪輕輕帶過,漣漪無聲地延伸開來,醉了路人的眼眸。
一番談笑風生后,我們兩家人圍著圓桌正襟危坐,卻掩不住眼底的小小興奮,不料早已融入了天邊燃燒的烈云之巔上。
游戲即將開始……
兩家人快半年未聚了……今日才得閑來一起偷樂。至于游戲,便是鬼馬精靈的我與表妹共同策劃,大人們尋著這次機會自然也好像找回了童年的玩趣,欣然應允。
這第一個游戲是“數(shù)字炸彈”,一人在1到100中任選一個自然數(shù),其他人一一來猜。每猜一個縮小范圍,猜到的那位幸運兒便接受每個人腦門上一彈的洗禮。
主裁判是我,我想了一個比較極端的數(shù)字“4”。“游戲開始!由一號先發(fā)言!”一號表妹:“88!”“1到88!”二號姨父:“76!”“1到76!”“2!”“2到76!”……“8!”“2到8!”眾人略驚訝地望著我,我狡黠一笑,帶著小小得意的酒窩。五號小姨:“4!”“恭喜中獎!請接受我們的洗禮!”大家賊兮兮地笑著,伸出罪惡的小爪爪……小姨的眼睛直溜溜的轉(zhuǎn)著,比在葉上圓潤的露珠還要靈動。轉(zhuǎn)出了笑意、驚慌……以及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那份童真,褪盡歲月的塵土,洋溢著彼此間的親情,在茫茫夜色中閃著微光。
玩了三局,裁判輪輪更替,三局皆是小姨中招。屢戰(zhàn)屢敗,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啊!
在“數(shù)字炸彈”之后,我們小試了“成語接龍”;領(lǐng)略過“飛花令”;淺嘗輒止了”狼人殺“(于大人而言,是不懂我們這群”娃娃“的玩法的!)
夜色越來越暗,彎月在空,溫柔地撥開云霧,流出了大盞銀輝。水洼早干了,在水泥地上留下淺淺淡淡吻痕。不禁時光蹙眉,月光一泓秋水,灑亮了圓桌上每一個人的笑容,眼眸。彎著童年天真的弧度,眨著親情盈月的光輝。追溯兒時腳步深處的訴訴低語,吹來遙遠親人的南巷清風。
今宵難忘。
何時又到兩家逢?可否再得一回戲?重來在演月下晚……